聯系電話
400-1000-286
圖1:填料堆場地基修復
Geobear受邀處理倫敦萬德斯沃斯的廢棄前工業場地的淺層顆粒填料,見圖1。該場地現處于拆除到重建的過程,新建的有一項指標是提高顆粒填充材料的質量。由于部分場地受限,需要對該部分處以盡量少干擾的修復解決方案。
圖2:地質調查報告
由地面調查得出結論,場地下方為松散的地質結構,主要由中密度的砂礫石和鵝卵石填料構成,其深度可達5.0m。在2.0m以下深度處壓實良好。填料下方的天然土體由致密的階地礫石組成。因此,需要對2.0m以上的松散淺層填料進行加密和夯實處理,以便新建筑建造地基。
圖3:矩陣網格模式
Geobear提供獨特的BBA認證的快速、無中斷的地基改善解決方案。流程包括鉆穿地面的小直徑孔(14mm)至規定的處理深度,然后將地質聚合物注入孔中的導管。處理孔以網格模式進行布置,以覆蓋整個待修復區域,平面圖如圖3所示。
雙部分的地質聚合物液體同時在壓力下通過注入管注入地下。液體滲透到層之間的土壤顆粒的空隙中,在本案例中,由于填料的粗顆粒性質,空隙相對較大。地質聚合物在短時間后,會發生膨脹聚合反應,使土壤變得堅固密實,適用于該場地的地質聚合物膨脹率約為10倍。
圖4:從網格和層次的空間上致密化原理
在此期間,液體的粘度迅速增加,使液體變成堅硬耐用的固體材料。網格布置和多層注入是為了能達到材料可預測的最大可能密度,以確寶承載力的改善。圖4顯示了材料從網格和層次的空間上致密化原理的概念圖。
通過動態貫入試驗(DPT)前后的測試,驗證了施工后地基改良效果,見圖5。使用校準模型將DPT試驗結果轉換為標準貫入試驗N1(60)值。結果表明,實現了150%到350%之間的致密化,最大致密化發生在處理區中心,如建模預測的那樣。
圖5:動態貫入試驗驗證
該項目的結果證實了,在松散的中密粒狀填料中使用矩陣網格模式注射施工,的確實現了實質性的地基改良。通過動態貫入試驗驗證,數據上,壓實度高達350%,將錘擊數轉換為模擬SPT N1(60)值顯示從13增加到46,目標真正達到了業主的預期目標。